|
双胞胎两岁,听说好的学区都要落户三年,孩子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天天忙着给看学区房,在看了无数套以后,终于选定了一套,产证今天拿到了,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很开心,他们觉得又为下一代干了一件大事。
上公立还是私立:我和孩子爸爸一直想给孩子上私立,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强烈反对,说容易进的私立教学质量不如公立,好私立要考试比拼进去,孩子压力大,不要给孩子压力,有钱人的私立整天比拼吃喝玩乐虚荣心作祟,要让孩子学点真本领,日后有了真本领才能安身立命,还是得上公立。上私立的钱省出来买学区房,日后孩子上大学卖掉,给他作为创业资金或者换一套房子,都是非常不错的。
学区房是一时的么:我和孩子爸爸听说现在学区房政策不稳定,赶紧研究了一下世界各国学区房走向,美国同一马路两侧的房子,学区房是非学区的好几倍,欧洲各国也是如此。既然这样,看来全世界各国人民都对学区给予了厚望,看来只要有后代,学区就是刚需。看来孟母三迁的道理,亘古不变。北京人民也对学区重新进行了定义,学区并非是政府给定义的,而是对教育有着共同追求的父母的集散地,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买哪个区的学区房:既然两代人达成了买学区房的一致意见,那么接下来就是琢磨买哪里的房子了。我和孩子爸爸一个浦东,一个浦西上班。究竟买哪里,头疼啊,总得就近或者居中吧,然后上各个区的教育局研究小学招生政策和初中招生政策。发现很多区都是摇号,这风险可大了,弄不好学区就是个泡影白搭,只有浦东是对应门牌号。听说浦东地方太大,如果摇号,很多小朋友要跨很远的地方上学,极不方便, 所以一直坚持门牌号对应学校,还是浦东比较靠谱。浦东为了学区教育资源均衡,当然也是弄了大学区的概念,教师资源流动。只要孩子学校不变,学校教育质量肯定有传承,就不怕。而且浦东地大,最近好高中引入了不少,所以六个大人对于买浦东的学区房达成了一致意见。
学区房买多大合适:姥姥姥爷爷爷奶奶说从他们年轻到现在,货币一直在贬值,那时候万元户到现在简直就是个笑话,听说现在外资又大量转移到中国存款,所以要把存款都拿出来买房才安心。而且四个老人达成一致意见,说是一周隔一周来陪伴接送孩子,房子要尽量大,这样他们才能也有一间房可以住,接送娃比较方便,最好距离学校近一点,这样孩子可以多睡一会,早上睡眠特别养大脑。
买第一梯队老一点的房子还是第二梯队新一点的房子:浦东有这个特点,就是一梯队的房子,普遍比较旧,二梯队的房子,相对来说好一点,新一点。我们年轻人都喜欢新一点的房子,但是姥姥姥爷爷爷奶奶说,既然房子是为了孩子上学的,当然是要买学区最好的,而不是我们的喜好,想要住的舒服,周末回来住新房子,决不允许打着孩子旗号,根本没有为孩子上学考虑,只为自己享乐考虑。
最终大家达成了一致意见,喜得一梯队学区房一套:光辉小区,可以高枕无忧了!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