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9-28 15: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钢琴成绩出来。终于勉强过了10级,可以专心中考了。这里回首下学琴过程。
孩子出生头几年,跟大多数初为人父的家长一样,一看到孩子就变得气势磅礴,胸怀天下。小朋友屁大点表现,都会令我觉得她绝世英才,千万不能被我埋没。因此每天魔魔怔怔,觉得哈佛耶鲁,麻省剑桥太远,清华北大,复旦交大太土,这地球上怎么就没适合我家天才的学校呢。伴着内心不停地躁动,终于在3A4岁那年,决定跟风,让3A学钢琴。当时也不太懂,主要考虑着小时候左右脑平衡需要开发一下(这也不知道是谁的理论),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此外,借着这件事儿,也让3A实践一下什么是“一诺千金,持之以恒”。
为了埋个伏笔,先装着不让3A碰家里的钢琴,然后让奶奶没事在3A面前弹弹老年大学学的曲子,留露出一幅陶醉的神态。3A果然被吸引了,越不让越往钢琴上凑,每天吃饱喝足,小眼睛就贼溜溜地漂着钢琴。看到火候差不多,就撩扯3A,问她愿不愿意弹钢琴。3A眨巴着小眼睛说愿意。我说这玩意不好玩,还很苦,你真的愿意吗。3A有眨了眨,说没问题。我接着说,你要谈,咱们就得弹到十级(其实我也不知道十级是个什么概念)中途不能退,3A烦了,不耐烦得摆着小手,说就这么着。于是,在附近琴行找了老师开始漫漫学琴路。
在学琴过程,3A的性格特点开始慢慢展露。3A是个不喜欢被束缚的小朋友,最讨厌循规蹈矩。老师教了标准指法,她一定要试试其它的方式。因此,很快就对学琴失去了兴趣,天天吵着不要学。我就重复着“你要求你承诺”六字真言,一遍一遍地把她堵回去。就这麽磕磕绊绊地好多年,坚持了下来。
由于也没打算让3A走艺术道路,就想着平衡下左右脑,顺便用这个事情磨磨3A的性子,让她有个坚持完成一件困难的事的体验,对于考级,当时就没选最难的英皇,而是参见最简单的上音的考级。先考了5和7,这时候就4年级了。然后想着争取6年级结束掉,就直接练习考10级。
这时候,3A忽然捉摸出我们协议中的一个漏洞,没有规定时间限制。就展开拖字诀,钢琴课能不上就不上,练习就糊弄(反正我们谁也看不懂),那意思就是等到我老了再过10级吧。这么拖着拖着,还差3个月,3A基本3首曲子都还谈不下来。根据我的计划,我非常想6年级结束钢琴,7年级开始就专心中考。但是就这么拖着拖着,搞得我十分烦躁。静下心来,捋了捋,其实摆在我面前就两个难题,第一,我们没有监督能力,第二,孩子没有内驱动力。
关于第一个,我研究半天,想出一个主意。每天练琴,3A觉得练好了,就开始用手机录像录一次,然后让她自己说录的这首曲子,错了几条,节奏如何。然后下一次再录,两次录的同时播放,什么指法,节奏,上次出错这次是否改进,上次没错这次是否重新出错,就能比对个八九不离十。此外还可以发给钢琴老师,其本没啥漏洞。这样3A每次练琴,就有紧张感,不再糊弄也没办法糊弄。
关于第二个,只能物质上来收买3A。一点一点跟3A讨价还价,10个汉堡+一个娃娃就搞定。为啥这么点东西就能搞定,这玩意得搞出点反差。反差就是如果不过,下次就得除了考十级,还得去考演奏级。在监督练琴措施完备后,让3A去考演奏级,基本就跟用慢刀子天天割她一样,3A做噩梦都不敢做这个情节。在我营造出这个反差后,3A接受了物质条件。
就这样,考试前总算练得有三分熟,就忐忐忑忑地去考了试。3A回来,号称等到出成绩那天,就收拾个小包离家出走。最终能得到这么个结果,也算圆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