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449|回复: 29

华人妈妈的中美教育苦旅

[复制链接]

14

主题

141

回帖

322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22
发表于 2022-10-30 2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姐姐和老二的好友,这份名单会随着她们的成长逐渐增减


Adeline  2012年6月  美国白人
Myah   2012年5月, 妹妹 Lelah   2013年12月  印度裔 老二的同学好友
Mia  2011年11月 , 妹妹 Jemma 2014年9月  美国白 老二的同学好友
Ryleigh 2012年 3月 菲律宾裔
Eunice 2012年7月 韩裔
Summer 2014年4月 华裔
Jack&Finley  2012年2月 双胞胎  美国白人





       2017年9月,5岁的姐姐正式开始接受美国系统教育,我也终于可以近距离观察众多中国家长羡慕的“美式快乐教育”。小学第一年Kindergarten ,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在开学第一天表情复杂:紧张、即将与家长分别的焦虑、好奇、兴奋……。姐姐的微笑与期待的眼神缓解了我的紧张与焦虑,身边哭闹的孩子丝毫没有影响她对新环境的好奇,背着书包与我道别后,从容地跟着老师走进了校门。看着她的背影,眼眶一热,转身离开。走在濛濛的细雨中,回顾在美国全职陪伴她的5年里,与其说是我照顾她,不如说是她给我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窗口。为了让她在学前排除语言的障碍,不满3岁送她去了附近的幼儿园。那时她只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家里我们一直坚持说中文。不到半年,她已经能与小朋友无障碍交流,上Pre-k 时能参加每周的Show and Tell演说节目。幼儿园毕业汇报演出时也不露怯。幼儿园的2年生活为她顺利升入小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所以她在开学的第一天没有任何的焦虑,反而充满了期待。她的激动却让我有点小小的失落。
  姐姐升小学的同时,老二也开始了她幼儿园的生活。她是个敏感的孩子,所以我有意安排姐姐与她共同在幼儿园呆了一段时间,并多次为她做铺垫,告诉她姐姐要去小学了,你要学会一个人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玩。家里的中文环境,加之性格内向,在园里融入得并不理想。直到有一天园长对我说,EQ在班里不说话,和老师也不说话,但能听懂指令,建议我带孩子去看看医生。我告诉园长他每天一回到家就吧拉吧啦说个不停,所以根本不知道她在园里从不说话。一翻交流后,我开始焦虑得睡不着觉,每天都给她讲园里的各种好,小朋友们多么友善,为什么你不说话呢。
她说:我不想讲话,
我: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老二:就是不想说
我:你在学校能听懂老师和同学说的话吗?
老二:听得懂
我:不想说是因为怕自己说不好吗?
老二:不知道
虽然心理压力很大,但她在家里和姐姐和我们互动完全没有问题,并且话比姐姐还多,所以我不相信她心理有问题到需要看医生。如果判断失误,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但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因此,娃爸开始了他的高压手段。亲自接送老二,每天进门和离开都逼孩子与老师和小朋友打招呼。手段虽然很有压迫性,但好歹让终于让她开口了。为了能让她在幼儿园毕业典礼上顺利演出,园长还特意安排她拿道具,不需要开口读诵台词,在台上走一圈就行了。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8

主题

137

回帖

299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99
发表于 2022-10-30 2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二升小学的那年,学校有面试,看看这些孩子们有没有做好上学前班的准备,综合她在幼儿园里的表现,我对这个面试充满了担忧。提前一个月就给她打预防针,告诉她要听懂并回答老师问题,这是一定要开口说的,否则你就上不了小学,她似懂非懂地,也不知道她听进去了多少。面试的那天,娃爸特意请假,爸爸在的话,她会有点压力。不知道她是不是无知才无畏,那天进学校后,好奇地到处看,还想看看姐姐在不在。我们被带到了一个大教室,几个孩子都在家长的陪同下等着被点名,我紧张得坐立不安,她倒还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等到被叫到名字后,她只能一个人进去,这下我更是慌了,没有我们在场,她能开口回答问题嘛。她在里面的十分钟象过了十年一样漫长。我和娃爸都不安地想在屋外看看的表现,但家长不允许靠近。二十分钟后,她蹦跳着出来,还一脸微笑,后面跟着老师,拿着她做的卷子出来,笑着对我们说:EQ已经准备好了上学前班了。听到这话,我激动得要哭出来了,她高兴地拿着老师给她的糖,拉着我的手和老师说再见。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回家路上我一直问她老师都问你啥了,你怎么回答的呀,她说,老师问什么我就回答什么呗,数字、单词等等。我问她,那你在幼儿园为什么不回答呢,她说,在那里不想说话呗。这次在面试彻底消除我对她心理健康的担忧。在上K 后,她对老师的喜爱程度来看,估计是幼儿园老师哪些言语或行为让她不舒服,所以她拒绝说话而已。

18

主题

147

回帖

338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38
发表于 2022-10-30 2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孩子都上小学以后,我也开始正式开始了家长社交。孩子太小了,每天反馈给我的信息量太少,参考性太差。很多的信息都需要自己网上搜索,却还是远不能给予我太多的帮助,毕竟在她们入学前,我对美国的教育体系一无所知,所谓的“快乐教育”真的是那么快乐吗?在其他家长的指导下,我当过学校活动的志愿者。Book fair/holiday party/teacher thank event/filed day一系列活动中,我看到这些孩子们和老师的愉快互动。哪里都有热心的家长,她们都是PTO组织的领头人,每次的活动都由她们发起、组织并完成。目的都是为了孩子和老师在学校更好的学习和工作。印象最深的是,疫情前的一次老师周活动,志愿者家长们用捐赠的钱买好食材,在学校门口架烤炉为老师做午餐,经典的美式午餐摆满了几张桌子。午饭时间一到,老师们三三两两地围着桌取餐时对我们不停说“谢谢”,期间没有一个家长会拉着老师问自己 孩子的情况,让我也不好意思问孩子老师。在很多次的活动中,需要不停提醒自己又把中国式教育搬到现下的场景。我作为一个从小到大接受中国教育的家长,没有任何海外教育的背景,很多情况下会本能地将中国的教育与美式教育做比较。具备中国家长的所有特征,其中焦虑是最为核心的。每当看到孩子们一张纸的家庭作业就犯嘀咕,上面的内容如国内幼儿园程度一样,这个国家到底凭什么能成为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呢?
      每年的家长会前紧张加焦虑的情绪更是让我寝食难安。老二学前班,姐姐二年级的家长会是那年11月底,由于要等娃爸下班一起参加,所以安排在了晚上,最晚到8点结束。我们先与老二的老师交谈,学前班的第一阶段对学生成绩是不做评估的,主要是讲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教学内容,年经的老师对老二的评价挺好。轮到家长提问时,我已经急不可待地问起她在学校是否能跟得上老师的进度,因为她是班上最小的孩子,原本我是想让她晚一年上学,但她自己已经等不及要上小学,希望和姐姐在一个学校里上学,脱离幼儿园环境。老师告诉我们说,她在学习上完全没有障碍,甚至说很聪明,能理解各种指令。只是在课堂上有时会走来走去,对学校的规则还需要熟悉。由于之前在幼儿园不社交不说话的经历,我对她在学校的社交方面比较担心,向老师问起她在班里有没有社交困难,老师的回答出乎我意料。老师说,她在班里有朋友,并和她们一起吃午饭、玩耍,并没有发现她有社交障碍。于是,我便向她说起老二在幼儿园的经历,老师说就她的表现来看,同样的事情在学校并没有发生。我才意识到,这位老师应该是让老二感觉到亲切,而语言沟通也没有困难,所以她觉得小学的环境比幼儿园更让她感到安全。老师的话缓解了我部分的焦虑,接着去见姐姐二年级的老师。刚坐稳老师就拿出姐姐的成绩报告,向我们解说第一阶段的评估结果,语言、数学、科学、社会、艺术等等,大部分都是在1与2之间,数学成绩相对其他科目都好,处在1的栏目很多,在老师口中她是个优秀的学生。老师问我们有什么疑问时,我表达了自己对姐姐读写能力的担心,作为一代移民,英文是我们的第二语言,所以在读写方面完全不能给予孩子太多的帮助,写作是需要技巧和词汇的积累。老师说,在二年级阶段,我们并不注重学生写作的技巧,而是在意他们的创意,一个好的Idea比一篇好作文更重要,要保护他们的创作意愿,而不是培训写作的技巧,目前看来姐姐在写作方面并没有落后,让我们不要过于担心。听到老师这般话,我才松了口气,这位老师比较健谈,之后还向我们了解了***的课外活动情况,一一介绍后,她说生活在两种语言环境下的孩子通常都比较聪明,他们需要不断切换不同语言思维,这样很锻练大脑,并鼓励我们在家说中文。还分享了一些她自己的生活经历,老师的风趣缓解了我在家长会前那份深深的焦虑。回到家,见到孩子们还在紧张地看着我们的脸,不禁想笑,我把老师的谈话内容如实告诉她们,两个孩子也由紧张转为开心。

9

主题

154

回帖

33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33
发表于 2022-10-31 22: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9年底国内的疫情让所有在美国的华人都异常紧张,每天除了关注国内的动态也提高了警惕,尤其叮嘱孩子们要勤洗手。出入公共场合都戴上了口罩,虽然会被别人投来异样的眼光,但大多数华人还是以谨慎为主。终于疫情在次年3月暴发,纽约疫情迅速扩散到周边地区,我们所处的校区也在总统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后做出了停课决定,这之前已经让孩子们将学习资料带回家。我一边焦虑病毒的防控,一边担心停课对孩子学习的影响,幸好她们还处在小学阶段,K和2年级不用参加州统考,内容也简单。3月的美东天气还冷着,孩子们在家睡到自然醒,按照我的安排完成作业和阅读。每天我都要检查邮箱,学校和老师每天都会发邮件告知学校的安排和各年级的学习任务。孩子们每天的作业要发给老师检查。两周的学习资料用完后,家长要去学校门口取新的资料,所有人要戴口罩,家长不能下车,学校安排工作人员将资料发到车上。3-4年级的学生很快就能在网上上课,K-2还是在线下由家长监督完成任务。那学期的最后3个月孩子们对在家学习从最初的好奇到无比无聊中度过,两位老师也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家中上班与孩子们通过zoom回答各种问题。K和2年级的学期任务就这样草草结束,学期最后一天,两位老师还给每位学生送礼物,按照地址挨家挨户送上她们心意。全程不能接触,孩子们也不能和老师拥抱。看着老师的背影,心理充满了温暖。几个月在家学习的日子里,每天和两位老师邮箱沟通,总是能第一时间得到回复,经常在晚上8点多和早上6点多就能收到老师和校长的邮件,学校的教职工和家长在这段困难的日子里都拼尽了全力。

11

主题

140

回帖

31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11
发表于 2022-11-1 15: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继续,想看

11

主题

128

回帖

287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87
发表于 2022-11-1 2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过一个无聊的暑假,新学期开始了。每年开学前学校会发出信件,告知这一年孩子会在哪位老师班里,所有孩子都想与自己的好友再次分在一个班里,家长关心的是能否分到一个好口碑的老师班里,所以这封信成了家长们最紧张的期待。信送达不久就会收到孩子几个好朋友家长的询问短信,问孩子在哪位老师班里,家长也希望孩子的好朋友能在一个班里,也会互相打听老师的情况。如果听到好的反馈会松口气,相反则会更加焦虑。不幸的是,老二分在了教姐姐一年级的老师班里,这位是当初被很多家长投诉过的年轻老师。她太过年轻,责任心也不强,很郁闷这样的安排,但无力改变结果。每年的班级分配都是由学校安排的,家长没有任何的话语权。关于这点在老二上K之前我就领教过。因为老二在幼儿园的表现,我特别担心她上小学会遇到更大挑战,所以在分班前,我给校长发了封邮件,说明老二的情况,并表示希望那位教K比较出名的年纪大的老师带孩子。校长很快回复,语气措词都很得体,说学校的分班是不能由家长的意愿分配的,所有孩子都是统一安排。言下之意,所有家长都想往好老师班里塞,人人都提要求,那还咋开展工作,我只好表示理解。幸好老二上K时的老师是个非常细心的好老师,虽然年轻,做事却异常仔细,每天带回来的资料都是精心整理好的。小学第一年遇到个好老师,对老二来说意义是非凡的,她特别爱上学,而且每天能和姐姐一起上学放学很开心,再也不是在幼儿园的状态。

12

主题

137

回帖

306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06
发表于 2022-11-1 2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年级被分在了口碑不太好的老师班里,心理的不适感持续了一周的时间。后来不停给自己做心理建设,自我安慰道:“一年级我们选择了上网课,大多数时间都不在学校,老师的作用就不再是主导了,家长才是最重要的,咱已经做好了陪着她们在家学习一年的准备”。暑假期间校董和校长的邮件不停,调查网课与在校上课的问卷发了好几次,强调在校上学就必须戴口罩。考虑老二太小,口罩不一定能戴得住,防病毒太难了,最后决定还是让她们在家上网课。姐姐分在了一个教学经验非富的老老师班里,我打听到这位老师比较严格,孩子们可能不是很喜欢。但于我般的中国家长一听这样的评价却很高兴,这帮孩子就是需要一个严格的老师来管教。学校的方案最终定下来:每班在校上课的学生分两组轮流上课,一周绿组一周红组,每天上午在校,下午全部网课。选择在家网课的学生全天在家上课。

8

主题

120

回帖

260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60
发表于 2022-11-2 2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孩子1年级和3年级的网课生活正式开始。学校提供笔记本电脑已经设置好每个学生的账号和密码,并设置了限制网站,孩子们只能在学校允许的学习资源网站用指定的APP。第一天开学需要仪式感,让她们穿好衣服背上书包,拿着自制海报拍照留念。坐回到书桌前,她们开始了最特别的开学第一天。Goole classroom里的学生分布在不同地方,有戴口罩坐在学校教室的、有在家的、有在托管机构的,教室里学生们严格执行社交距离规定,老师坐在讲台前用电脑投屏开始一天的教学。两娃各自呆在自己的房间,我时不时地看她们在干什么,有没有开小差,当然开小差是必然的。每天下课后,她们除了要完成课堂的作业,还需要做我布置的作业,这部分作业是超纲的,以数学和语言为主。学校的教学内容是作为一个华人家长完全不能接受的简单,试想一边看着朋友圈里的孩子们个顶个的聪明,身边孩子整天数着指头做加减法,会是怎样的焦虑。好在孩子们很配合,每天加量作业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学校强调每天要阅读,而且年级越高阅读的分析就会越多,而不再仅限于看书了。阅读习惯的培养,学校是从K就开始强调的,低年级的学生是需要家长配合的,对此,我是积极主动配合。她们从幼儿园开始就带着去图书馆选书,睡前读故事也是读到了小学前,小学以后,姐姐已经能独立阅读了。老二这方面差很多,以至于她上二年级时,我还向老师讨教如何帮她提高阅读水平,如何让她能爱上阅读。

15

主题

157

回帖

35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53
发表于 2022-11-2 2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盯着孩子们学习,还要关注着疫情,双重焦虑下,看孩子爸爸也不顺眼,不想说话,情绪上来就对着孩子破口大骂。四人一天24小时呆在一起,每天还要围着锅炉一日三餐伺候着。每半个月全副武装到超市采购反而成了我放风的时间。意识到自己的糟糕状态只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差,我需要找个方式去释放。幸好读书和写作是我的爱好,每天晚上记录疫情下的生活成了一个习惯,孩子们上课的时间,我就看书,这个爱好让我在疫情期间收获颇丰,而且惊喜地发现,孩子在我的影响下,用于阅读的时间也比以前多了。

7

主题

129

回帖

278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78
发表于 2022-11-2 22: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记录疫情日记时,要搜索新闻、社交平台,看到孩子们朋友们都是如何度过。姐姐有个同学Adeline,她们在K和1年级的同学。她的妈妈是个非常爱生活的人,每天都能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到亮点,让孩子们感到快乐。看她的社交网站内容就是一种治愈。每天她都会活跃在各种社交平台,发帖子、照片:孩子们上学、放学、课外活动、与先生每个重要纪念日、周末活动等等,一家人阳光般的笑脸洒满了她的BLOG。疫情下的生活也完全难不到这位超暖妈妈,开学第一天的照片让获得了无数妈妈的点赞。她的家里挂上了各式庆祝开学的条幅,黑板和各种学习用品都摆放整齐,简直就是个家庭教室。下课后又带着孩子做手工,孩子们在后院做游戏,重视每个节日的仪式感,每天生活在这样快乐的环境下的孩子真是太幸福了。她的孩子们对同学朋友是非常友好,学习和运动也是样样不落后。她的爸爸是镇上体育活动的业余教练,教孩子们足球、篮球、棒球,我家两个孩子每年都在他指导的队伍里训练比赛。疫情的影响,这年的所有运动赛季都按下了暂停键,她家两个孩子也还是在自家门口玩篮球。夫妻感情也是甚好,每天两个人一起接孩子放学,他们每个纪念日庆祝的幸福瞬间都被记录下来。照片里那发自内心的幸福笑容和发光的眼神让所有人都被感染,幸福的家庭真是培养优秀孩子的温棚。每每我感到焦虑的时候就会去她的FB上看帖子和照片,从她那里借点阳光。

1.jpe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

电话

喵酱客服:13124888978

下单

微信小程序

抖音小程序

关注

抖音号1

抖音号2

APP

顶部

精拍沪牌
公司沪牌
车务代办
拍牌知识
喵酱同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