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主题
查看: 27275|回复: 0

望岳谈|从有房住到住好房:以良心为原点的“质量+设计”

[复制链接]

14

主题

144

回帖

330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30
发表于 2023-7-13 09:43: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学泽
7月12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山东省高品质住宅开发建设指导意见》进行解读。为加快推进山东省高品质住宅开发建设,推动“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迈进,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该指导意见。
“住有所居”,就是“有房住”; “住有宜居”则是“住好房”。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宜的一个义项是“合适”,“住有宜居”简单讲就是住适合人心意的住房。在高质量发展的今天,让人们住上高质量的房子,这适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某种程度上,“住”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假如把“美好生活”比喻成“一棵生机盎然的树”,那“住”就是“树根”。房子的空间就是生活空间,人们常常是有了房之后,才进行家电家具等其他类生活用品的消费,住房可谓影响生活质量的高低。
住房是人们生活消费的“核心”之一。生活消费各种各样,包括吃穿住行娱等许多方面,其中,住房消费是“大头”。住宅消费在家庭消费中的占比远远超过其他生活消费。而且,人们买房后会长期居住,因此住房是百姓生活中的“大事”。
人民群众的“大事”,就是党和政府的“大事”。2022年9月, “山东这十年”系列主题发布会上,山东省住建厅负责同志表示: 十年来,“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从35.8平方米增长到41.3平方米,人民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持续改善。”“全省有3个项目成为全国百年住宅试点项目,有28个项目获得国家康居示范工程;有23个获得3A级住宅性能评定项目;有90个项目获得广厦奖,数量均居全国首位。”
“人均住宅面积41.3平方米”,住宅项目“优质率”多项居全国首位,为什么还要推动由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迈进?在现阶段,当前居住改善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一面。
时代是变化的,生活要求也是变化的。比如,这次指导意见要求“100%预留电动车充电设施安装条件”,就表现出时代的节奏感,与近几年电动车迅猛发展密不可分。再比如,意见要求“鼓励高品质住宅精装修交付,提倡个性化、定制化、集成化装修,探索“大规模定制化家装”精装交付模式……避免千房一面并减少资源浪费。”既符合住宅业发展大趋势,又照顾到每家每户的个性需求,十分接“时气”和“地气”。
这次指导意见,为“住好房”制定了标准。《意见》提出,高品质住宅应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具备质量优良、安全耐久,功能优化、健康舒适,环境优美、便利宜居,设施完善、技术先进,低碳绿色、节能环保,服务精细、邻里和谐的品质,体现人文美学价值、引领美好居住生活发展方向,是广大群众普遍认可的“好房子”。这就对“什么是好房子”有了定义,有利于住房供给和需求“接轨”。
“住好房”的标准有很多,但总结起来,主要是以良心为"原点"的"质量+设计"。
良心是质量的"原点"。百姓住房子,最担心的是住宅的质量出现问题,有的住宅一旦出现地面沉降、裂缝等问题,既影响居住安全,又影响房屋本身的价值。保证房屋质量,靠健全的法治力量,更直接取决于建设者和监管者的良心。夯地基多一下少一下,砌砖少一铲沙子还是正合适,取决于施工标准,更取决于内心的责任感。监管是最后的底线,住宅市场的“兜底”,要靠法律和规章制度发挥威力。
良心也是住宅设计的"原点"。住宅的美感和方便实用取决于设计。一个厨房,设计到“两面透风”;一个厕所,怎么也想法留出一个窗户,这都体现出匠心。本次指导意见要求“空间尺度适度加大,住宅层高不小于3米”,"推广增设玄关处消杀功能"等创新做法,这都是与时俱进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住宅设计需要精巧构思,但前提是"人性化",精巧构思需要"换位思考",把自己"摆进去"。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

电话

喵酱客服:13124888978

下单

微信小程序

抖音小程序

关注

抖音号1

抖音号2

APP

顶部

精拍沪牌
公司沪牌
车务代办
拍牌知识
喵酱同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