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育儿季#<img>
从学前到现在,我给果果报过无数的兴趣班,
舞蹈 ,画画, 口才,架子鼓,尤克里里
网球, 橄榄球,合唱,轮滑,路冲等等等等。
我们今年二年级,我算了一下,到目前为止,我们七七八八上了十几个兴趣班,花了不知道多少钱....
目前还在坚持的有下面这4个,其他全停了。
口才,合唱,网球,橄榄球
所以这一篇,来和大家聊聊我们家兴趣班的消亡史,和我一路走来的心态转变。
PS:这篇文是我们自己家兴趣班的情况,具有很强的个人主观性,欢迎你来分享自己家走下来的感悟啊。
我从给果果报第一个兴趣班开始,就没有以走艺体这条路为目标,
我给果果报兴趣班的目的,一直都是让她广泛地尝试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构建积极的人生体验,从而慢慢找到自己热爱的,并且长期坚持下去!
我前两天在聊果果的合唱时,分享了一个她对合唱的感受:放松和增加幸福感。
我们第一个报的机构就是舞蹈班,因为果果小时候真的很爱跳舞,自己在家自编自跳,出门看见小舞台就往上面跑。
有一次去参加同学的婚礼,果果一看舞台就自己上去跳起来舞,怎么都不下来,让大家哭笑不得。
当时我们也是试听了很多舞蹈机构,果果选择的标准是:
老师看起来亲切不凶,课堂好玩能蹦蹦跳跳。
最初在的那家机构,课堂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孩子就是跟着节奏蹦蹦跳跳,老师带着一群小不点跟着音乐绕圈圈,或者学个小鸡的舞蹈,小鸭的舞蹈,小白兔的舞蹈。
这样一直坚持到幼儿园结束。
小学后因为各种原因就上的断断续续的,后面换了老师,并且找到自己热爱的运动后,果断地停掉了舞蹈。
3年的舞蹈生涯就此结束。
我的总结和碎碎念:
如果孩子真的很喜欢舞蹈,可以去试听和做选择。
但如果只是咱们家长觉得舞蹈塑形,或者纯碎跟风觉得女孩子需要学个跳舞,但孩子兴趣一般甚至毫无兴趣的,是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到那上面的。
另外,幼儿跳舞不是劈叉下腰翻跟斗!
在吕艺生老师写给全国舞蹈教师们的一封信中,下面这几点值得反复分享给大家:
学舞蹈就得练功,这不完全正确。
人类自有舞蹈以来,都是顺其人体自然而跳舞,只有到了极其专业甚至舞蹈这行职业的时候,才为了职业需要而练功。
而强制性搬、掰、压的训练,一般都设在12岁以后,这是因为此时儿童骨胳、肌肉、关节与神经系统已经基本成熟,大脑发育较健全,适于接受教育。
幼儿学舞蹈可不能靠坚强毅力,不能要求幼儿“疼了要挺住”,这一挺挺出了“脊髓损伤”可是一辈子的事。
我们画画从来没去过机构,之前去上体验课时,每次去就每次都哭(我到现在都不知道为啥哭)。
后面就自己在家画,我买了大量的材料,各种录播课,艺术类的书给她做参考。
我之前朋友圈也给大家分享过一些画画的书,这里也给大家做参考。
我对果果的画画没有任何要求,甚至她几个月都不画我也OK。
我们画画就真的是出自热爱,她用画画表达想法和感受,那是她的放松途径之一。
因为我自己画画不行,所以我只能给她提供材料和空间。
这一路画下来,虽然没有特别好,但很有她自己的风格,每天有空的时候就涂涂画画,随便一张纸一支笔就行。
未来她想更深入地去学习画画,我也会全力支持她。
分享一些我们家从4岁到8岁还能找得到的一些随手画,虽然没有特别能拿出手,但真的是很松弛地用画画来表达自我和想法。
果果4岁时
果果5岁时
果果六岁时
果果七岁时
果果八岁时
前几天群内在聊画画课会不会抹杀孩子的想象力,我是这样分享我的想法的:
口才是我们坚持到现在还在上的,因为小孩喜欢。
我之前写过一篇小主持人班的文章,大家参考如下:
果果上这么久小主持人班,我后悔了吗?
里面有我选择口才班的思路以及原因,这篇不展开说了。
但是有一点是我想分享的:
如果条件允许,还是尽可能选择线下的口才课。
乐器类的包括钢琴,我其实能分享的不多。
我对乐器类没有执念,而且我自己也是门外汉,所以小孩学乐器也是除了机构课,家里很少练习。
一方面练习真的很花时间,作为鸡娃家庭,时间实在不够,总是要有所取舍。
另一方面也实在太影响亲子关系了,我和学乐器的朋友们聊,有很大一部分刚开始都是鸡飞狗跳的。
我对小孩的音乐启蒙目的也很简单,孩子从中感到开心,能“欣赏”得了不同类型音乐就行了。
“欣赏”是想让她了解不同音乐类型的由来和文化背景,更包容的去看待不止音乐方面的东西。
古典音乐是美的,流行音乐是美的,民乐,抖音神曲也各有各的群体和美的所在。
这个世界是多样的,美也是多样的。
而合唱也是自己喜欢,运气好被选到合唱团后,开心的天天唱,也坚持到了现在,并且会一直坚持下去。
终于写到了运动类,我很想花很长的笔墨来聊聊我们运动一路走来的路。
从上面这么多兴趣班,再加上认真鸡娃,就能看出我们学前运动类花的时间并不多。
当然我们也运动的,骑车,玩球,去户外奔跑。
那时我觉得,周末带出去玩一玩,幼儿园每天都有一节户外课,放学还能玩一会,运动量应该是差不多的。
但到了小学之后,
运动和体能不足带来的弊端,也慢慢显示了出来。
第一学期的体能测试,状况百出,跑步时鞋子飞了,50米两次都是六七十分。
这个还没消化完,刚报了没几个月的网球老师也找我来了,
老师说你们打球还是没力量啊,需要增强体能,一个半小时的课,到最后半小时,她基本上都开始划水了。
我听完又就蒙了,一周两次的网球,每次打完全身湿透,老师说她竟然是完全没力量?
于是我们停掉了一些兴趣课,周末时间就带着她去运动,每天上午打橄榄球,下午打网球。
小孩在学校还报了一个一周两次的运动社团,剩余没运动社团的三天,每天放学先一起去跳绳和户外运动。
从一年级开始坚持,到现在二年级即将结束,我的感受真的非常多:
首先是学习上的:
如果是每天放学跳完绳,打完球回家吃饭读书写作业,一气呵成,效率极高还做的高高兴兴,每次学完都自我夸赞,说自己怎么这么厉害。
但是哪天不跑不跳不动就回家读书写字,效果就不行,总是有一小会要鸡飞狗跳一下或者效率很低。
不得不承认,运动会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人在运动时会产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肾上腺素。
其中多巴胺是正向的情绪物质,可以使人心情愉悦,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中;
血清素增加,记忆力就会变好,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好;
正肾上腺素能使孩子的专注力增强。
其次是饮食和睡眠,
运动量多了之后,果果每次还没回家就喊饿,饭量明显增大,晚上9点上床,15分钟一定睡着。
吃得好,睡得好,孩子肉眼可见地结实了很多。
慢慢地,我们节假日也开始带果果去参加更多的运动项目,我们去户外攀岩,划船,打棒球,游泳,去体验更多不同的运动项目。
暑假里,我认识的牛娃们都在疯狂搞体育!
更重要的是,孩子心智的磨练。
我们橄榄球是打的不好的,一方面是男女混合队,他们队伍里带上她总共3个女生,我们的体能和速度基本垫底。
另一方面里面大部分是要走专业路线的娃,甚至有些家长是退役运动员,他们的运动强度和训练时长确实没法比。
就导致每次训练和比赛时,我们基本上都是全场跟着跑地打酱油。
前一阵子去接她的时候,她还有点沮丧,一问才知道:
每次结束时教练做总结,都会对表现好的孩子提出表扬,以及发放奖杯,这一阵子她只得到过2次表扬,从来没有得到过奖杯。
我就很认真地去和果果聊过几次,甚至问她要不要把这个项目给停了。
让我意外的是,孩子是这样告诉我的:
我当时真的挺感慨的,孩子在我看不见的角落里慢慢长大。
她从一个娇气一点小事就叽歪要哭的小娃,变成了整天乐呵呵的乐天派。
她在团队性运动里开始直面冲突,竞争,摔倒,失败。
在一次次成功和失败的操练中,她开始明白无论输赢,都OK的。
她在学着怎么去合作,怎么做好自己的工作,以及怎么去享受过程,接受结果。
在个人运动里,她还学会了遵守游戏规则,每一次对打前和结束后的握手,都让她渐渐明白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而这些,是运动带给她的。
真真正正地验证了一句话:
体育的核心,就是人格的塑造啊!
在写今天这篇文的时候,我有问过果果这个问题:
如果真的只能选一个,那你选什么?
网球+橄榄球啊,她毫不犹豫地说。
为什么?
她想了一会,说:
因为飞奔起来的感觉,太爽了!
最后,我用伊顿公学官网上对体育课程的一段描述来结束本文吧,
实在是真的太能体会到里面的每一个字所包含的意义了!
在体育中,学会赢,也学会输;
学会去领导,也学会被领导;
学会超越自己的极限,也学会做团队的一员;
学会什么时候去奋争,也学会什么时候去承认失败;
这些,都是我们成为一个人所要学习的内容。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