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主题
查看: 51126|回复: 0

都江堰为何有个“丁公鱼嘴”?

[复制链接]

10

主题

130

回帖

276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76
发表于 2023-6-16 17:48: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之前,四川水患频发,老百姓深受洪水侵袭之苦。秦并巴蜀后,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凭借着巧夺天工的设计,让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并延续了两千多年。

都江堰作为水利工程,它不仅需要前人修建,更需要长时间的维护,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就开启了在都江堰设置堰官的创举,并定期对都江堰进行“岁修”维护,使得这项伟大的水利工程能够润泽成都平原两千多年。
丁宝桢在清光绪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1878年1月30日)《奏为筹款修理都江堰事》奏折里上报说:“又以经费短绌,顾此失彼,致二十余年来,江底愈淤愈高,水涨辄多泛溢,冲刷堤堰。沿江田亩时报坍淹,小民失业,空赔粮赋,迭经赴省控诉。”
面对良田被毁,百姓流离失所,丁宝桢下定决心,立刻开始整修都江堰。由于之前在山东治理黄河时,丁宝桢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在经过实地考察后,他提出了“外江之淤宜淘,内江之漕宜垫”的主张,保证“内六外四”的传统分水定则不受影响。
丁宝桢主持的都江堰整修工程从光绪二年十二月开始,他一边上奏朝廷请求拨款,另一边积极筹措资金,在高效率的运转下,都江堰整修工程于第二年四月竣工。
▲都江堰 图片来源:@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官方微博
施工期间,丁宝桢不仅“轻骑减从,躬冒霜雪,沿江督率”,还将笼石拦水改为条石拦水。将都江堰鱼嘴、金刚堤、人字堤、仰天窝鱼嘴、蒲阳河鱼嘴的笼石拆除,改用条石砌筑。条石间用铁链联结,石缝用桐油调和石灰嵌缝。这是对都江堰水利工程以条石换笼石“坚筑”的一项改革措施,开创了都江堰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铁石坚作
此外,在坚持深挖淤塞之余,他还否决了要将“大鱼嘴”退缩的提议,坚持保留了原有的形态。整个工程施工里程达70余里,挖土40余万方。
竣工之后,当年即遇特大洪水,新建各鱼嘴完好,仅人字堤等几段堤身被冲垮37丈,之后丁宝桢等一干官员,又用自己的俸禄重新修复。
再以后,岷江之水“晏然顺轨各堰,层层消纳,但有灌溉之利,绝无泛滥之患”。天府之土,重又恢复了沃野千里的生机。如此福泽后世的大型工程,仅耗银十二万两,丁宝桢无愧“能臣”“廉吏”的美名。
功成之日,丁宝桢喜不自胜,随兴赋诗咏怀:
“龙门凿后大河通,告锡元圭报德崇。
别导江流分内外,全将地力遍西东。
蜀人庙祀由来久,秦代山川尚此同。
善创何人能善述,兴怀救弊恨无穷。”
治理后的都江堰灌区范围,从原有的十个县扩至十六个州县,奠定了此后一百多年灌区面积的基本格局。后人在离堆公园的“堰功道”上,塑起了丁宝桢的雕像,以表达纪念之情。当时的石砌河岸和鱼嘴,一直沿用至今,被称为“丁公鱼嘴”
▲丁宝桢石像 图片来源: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官网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丁宝桢在成都任所辞世。光绪帝“遽闻溘逝,悼惜殊深”,下旨追赠太子太保,入祀贤良祠,谥号“文诚”。
这位清朝的“中兴名臣”,一生为官清廉刚正,十分注重自身修养,今存《丁文诚公家信》,涵盖修身、治家、爱民、廉洁等各方面的内容。其中“至做官一事,原是讲求做事”“以爱民养民为第一要事”“持心须公正,操守须廉洁”等语,今日仍值得借鉴。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

电话

喵酱客服:13124888978

下单

微信小程序

抖音小程序

关注

抖音号1

抖音号2

APP

顶部

精拍沪牌
公司沪牌
车务代办
拍牌知识
喵酱同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