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在此汇合而得名,造就了一个叫做合肥的老城,2200多年的历史,从黑白到彩色的记录,每一个时光都给合肥留下了特殊的烙印,这片土地在过去几十年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下面这些老照片,有合肥人的日常生活,也有那时的建筑,还有那时的记忆
南淝河
年轮在过去的照片里面代表了高度,曾经合肥市的鸟瞰图,大部分都是低矮的建筑,建筑总是被成片树木所围绕,一条道将城市划分为两个部分,路上的汽车与行人都不多,一眼总是望不到头
1959年的长江路、安庆路
1959年的芜湖路
1959年的包河公园
1959的黑池坝(现琥珀山庄 附近)
1959年的大蜀山
1959年的大蜀山,一望无际的绿,山脚的建筑不多,周围就像是一些稻田般,看起来很整齐
1959年 坝上街 孝肃桥
河道之中很多船只,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船只比旁边道路的人还多
1959年的小东门附近
1959 年的小东门
小东门附近的建筑群看起来密密麻麻的,中间的道路很宽敞,看不到骑车,能隐约看到一些骑车的人还是走路的人
1959年的逍遥津
1959年稻香楼宾馆
1959年的四牌楼
有人能看出来这是几路公交车吗
路过的是合肥民兵高炮团的训练车辆,有不少的群众在围观
1977年底,骆岗机场正式启用
骆岗机场是几代合肥人的回忆,1977年年底投入使用,结束了安徽只能起降小型客机的历史,在合肥的航空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里坐飞机的人不计其数
80年代的合肥二中,学生脸上笑容四溢,从黑白照都能看出来穿着很朴素,在那时读书算是一个幸福的事情了
1983年,合肥防空洞里民兵书画展
防空洞的画展,应该是挺别具一格的
1984年的大钟楼
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大钟楼,合肥也不例外,在80年代是周围的一个地标建筑,高度是其他建筑无法匹敌的
1984年的阜阳路
阜阳路的周围,一群低矮的房屋周围总会有几栋林立的大楼,有人能知道这栋最高的叫什么吗
1984年的长江路三孝口附近
80年代的长江路,是一条被绿植覆盖的道路,那种阴凉不言而喻
1984年建设中的寿春路
1984年的长江路农学院附近(过去称蜀山路)
四牌楼
1988年,老东门三桥(李明摄)
桥上一辆双节的公交车,路上稀稀疏疏的行人
94年的明珠广场,远处可以看到大蜀山
1995年的胜利路北延至老火车站(刘长路摄)
火车站的人群总是最多的,候车室上面挂着一个偌大的广告牌,没有进站的人全都坐在台阶上,合肥火车站承载了很多的梦想,也是见证了行使速度的提升
90年代末期的合肥市府广场,成片的瓦屋已经跟这些高楼格格不入了,,海信的广告显得格外扎眼,一些平房正在进行拆迁,儿时的家也将逐渐成为回忆
合肥自行车厂
合肥百货大楼
60年代就已建起的百货大楼,是合肥人购物的必经之地,在转角处总是有很多人去买东西
曾经的三孝口
曾经的三孝口是庐阳区的中心,是交通的重要枢纽,如今早已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安徽农业大学
正在建设中的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中市菜场
90年代的合肥还没那么多超市,中市菜场的人流从不会间断,丰富的菜品引来了很多顾客,因为顾客多的缘故很多周边的农民也回到这里来卖菜
八十年代城隍庙(宋业国 摄)
1986年四牌楼人行天桥
1992年安庆路东段南侧
包河浮庄石桥
90年代的街道,广告牌样式更多了,黄色的面包车格外显眼
四十二中
金宝商场
华联家具城
青云楼
合肥汽车站
合肥市公共汽车通车典礼
淮河路桥
1987年的芜湖路
省图书馆路段,路面坑洼斑驳,两边的大树罩住了整个大道,阳光稀稀疏疏的打在路上
合肥市五金工业公司的门前
1980年的合肥,阳光从树梢间洒下,一位男子摆起了裁缝摊在量尺寸
天外天彩色冲印
1999年的天外天,在合肥都是彩印数一数二的存在
1999年,合肥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厅窗口景象
逍遥津公园
合肥人的记忆在逍遥津公园总是最多的,无论是为孩童还是为人父母,总有陪伴与被陪伴的记忆,海盗船、大象滑滑梯都是彼此的回忆
记忆就如同照片中的建筑一样,在原有的基础上一直叠加,循环往复的记忆在某个时空总会出现,合肥的沧桑变化尽在这些照片与回忆里,无限的鸟瞰,看不尽的景色,想不完的回忆,站在合肥的这片热土,在记忆中憧憬着更美好的未来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