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11-24 16: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新加坡人笑香港人住不起房
香港人笑新加坡人房子又矮又村,成片的住宅就像是深水涉的老旧唐楼。新加坡人的回击往往能一击戳中香港人的命门——你没房子住。
同样是国际一线城市,香港和上海的居民在头疼怎么买房上车的时候,新加坡却没被房价困扰,2020年新加坡的人均月收入为4,534新币,而一套三室一厅的95平米新加坡组屋只需18万新币,折合人民币90万左右。
同时新加坡政府和银行也会为首次购买房产的新加坡公民提供优惠住房贷款,这意味着新加坡人只需要认真工作,每月认真还贷加上公积金,几乎都能买得起房。也难怪港媒每次说到住房问题都要提向新加坡学习。
人人买得起房的秘诀,就在于“组屋制度”(类似于香港的公屋)。有别于大多数人的认知,80%多的新加坡居民都居住在政府组屋中。
修房子,就一定要征收土地,新加坡的“天降猛男”李光耀认为,私人业主并没有做出任何贡献,就享受了政府建设公共设施如道路带来的土地价格增值。可以说,私人业主获得地产增值的收益过程是“躺赢”的过程。
于是在1966年出台了《土地征用法》:政府有权在必要时,为公共用途强制征用私有土地,给予土地所有者补偿。
为了保证房价的稳定,新加坡政府实行了严格的价格管控,比如房子只能在满5年后被转售。购房资格也仅限于新加坡公民,永居持有者(是的,拿到永居也没用)和外国人都无法购买组屋,只能购买昂贵的私人公寓。
私人公寓的价格,那就和香港以及北上深无异了。
总体而言,新加坡这么多年社会氛围平和包容,很大程度是解决大多数人住房问题的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