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住房城乡建设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和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共同主办的2023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10月28日在上海开幕。
为更好践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理念,助力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联合国将每年的10月31日设为世界城市日。今年世界城市日年度主题为“汇聚资源,共建可持续的城市未来”。
围绕年度主题,2023年世界城市日城市建设和发展案例展也于当天开幕。展览通过“人民城市谱新篇、城乡建设织锦绣、汇聚资源促发展、科技赋能好房子”四个篇章,集中呈现上海全国和全球范围中有代表性的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成果,以及居住领域科技赋能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其中,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上海东站建设颇为引人注目。
东方枢纽上海东站项目位于浦东新区祝桥镇。项目于2023年3月开工,计划2027年建成。上海东站承接国家沿海通道重要功能,通过捷运、市域铁路、城市轨交等与浦东机场共同组成综合交通枢纽,引领支撑周边区域和东方航空城开发,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项目围绕打造新时代国际开放门户枢纽新标杆的目标,生态绿色、数字赋能两个转型引领,包括以绿色低碳和数字赋能为转型引领,打造中国首个超低能耗的大型交通枢纽、碳中和协同发展实践区,提出建筑、能源、生态三大版块绿色低碳实施方案,打造规建管用数字一体化示范区、BIM赋能数字孪生标杆;强化服务品质提升和乘客体验优化,构建“五分钟轨道转运、十分钟道路到达、一刻钟巴士接驳”的枢纽内部交通衔接体系;突出立体城市、站城融合开发理念,在站体南北两侧的铁路咽喉区布局全国首个咽喉区上盖开发空间等,打造立体高效的综合交通枢纽、站城融合的国际开放门户、功能复合的全时活力客厅、绿色低碳的数字智慧城区。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承载着国家战略的历史使命,具有推动我国发展经济、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重大意义。
在以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第一阶段中,外高桥港区、长江口深水航道、洋山深水港区、浦东国际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先后建成。第二阶段则以硬件基础设施和软环境建设并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确立“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目标,进入软、硬件建设并举的历史新阶段。最新发布的2023年“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综合排名显示,上海连续四年位列全球第三名。
除了重大工程建设,在城市建设和发展案例展上,“两旧一村”改造、历史风貌区保护、保障性住房建设、绿化景观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等内容一一呈现,同时还展示了国内其它城市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实践成果。
今年是世界城市日申设十周年。十年来,世界城市日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为全球城市分享经验、拓展合作提供了平台,为推动经济活力与城市繁荣、生态建设与绿色发展、城市安全与韧性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贡献了力量。本次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围绕主题,重点交流和展示中外各地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全球发展倡议,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改善人居环境方面的政策、经验和做法。
李继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