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6318|回复: 0

缅甸政府军敢对果敢动手,为何不敢动佤邦?佤邦到底有什么底牌?

[复制链接]

21

主题

138

回帖

33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31
发表于 2023-8-4 20:10: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清源
编辑|t
<hr>果敢、佤邦,两者本是同根生,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结局。
当年,缅甸华人历经陆路和海路到达缅甸,栖身果敢、佤邦等地,在当地谋生,繁衍生息。
而在2009年,果敢同盟军遭遇缅甸政府军的重创,史称“八八事件”。
败北的“果敢王”被赶出了缅甸,果敢地区也被改为自治区。
与之紧邻的佤邦却一直安然无恙,百姓安居乐业,不曾被缅甸政府军挑衅。
那么,缅甸政府军敢动果敢,为何不敢动佤邦呢?这其中究竟有着怎样的玄机呢?
(佤邦位置图)





混乱的缅甸,分裂的果敢
“缅甸有多少个民族,就有多少支反政府武装。”
这句话,出自统治缅甸长达26年之久的铁腕人物——温奈将军之口。
短短数语字字玑珠,生动地展现出缅甸国家内部武装林立的特殊国情。
自1948年缅甸独立以来,民族矛盾、民族冲突的阴影就一直笼罩在缅北地区。
缅甸官方统计显示,如今活跃的14支少数民族武装兵力加起来约10万余人。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缅北地区主要是掸邦、克钦邦、实皆省等与中国、印度接壤的区域。这个区域有大量的少数民族地方武装存在。
(掸邦位置示意图)


掸邦作为缅甸联邦中面积最大和人口最多的一个邦,其民族地方武装的数量也较其他两个联邦多。
掸邦又有多个特区,各个特区又有自己的武装部队。
缅甸掸邦北部第一特区地处缅北萨尔温江东岸,同我国云南接壤。
在该地区主要生活的民族,正是1983年由缅甸政府正式定名为“果敢族”的缅甸少数民族。
从归属变迁的历史来看,果敢地区的归属存在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第一个时间节点是1897年,中英签订《续议缅甸条约》,被划归英属印度帝国缅甸殖民省。
在此之前,果敢地区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
第二个节点是1962年,中缅两国划定国界时中国做出让步。
自此,果敢属于缅甸。
(果敢风光)


果敢幅员2026平方公里,但90%以上为山地。
由于曾经罂粟种植、从事毒品生产活动那个,果敢成为大众眼里的毒品泛滥之地。
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在苏联解体东巨变的影响下,缅共走向了分裂。
1989年,彭家声、杨茂良、刘国喜等东北区高级军官率部发动兵变,宣布脱离缅共,成立缅甸民主同盟军,也就是所谓的果敢同盟军。
果敢同盟军是1988年后第一支同政府签署和平协议的少数民族武装,彭家声为特区政府主席。
在2008年之前,果敢地区的发展都较为稳定,而在2009年“8.8事件”之后,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遭到缅甸政府军的打击。
一直到2015年战败之后,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的势力几乎消耗殆尽,如今掸邦北部第一特区大部分已被缅军控制。
掸邦第二特区则是指佤邦。



佤邦联合军是佤邦地区的主要民族武装力量,是缅北地区势力最为雄厚的民族武装。
近30年来,缅甸政府都没有与其产生过武装冲突,和平稳定使佤邦发展的更加强大,缅甸政府因为各种忌惮,也并未对其出手。
究竟是何种原因,让果敢与佤邦“收获”了缅甸政府截然不同的态度呢?



内部不和谐,果敢军力不从心
果敢武装力量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62年。
当年,一支名为“果敢革命军”的民族武装横空出世,首领为果敢杨氏末代土司胞弟杨振声。
1989年,果敢脱离缅共,并与缅甸政府签订和平协议。
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形与气候优势,果敢成为了罂粟种植的优质产地——缅甸也借此迅速成为臭名昭著的毒品“金三角地带”。
靠着产毒、制毒、贩毒产业链,果敢同盟军赚得盆满钵满。
(果敢同盟军)


有钱大家赚,但是怎么分钱是门得罪人的事。
因为利益问题,果敢军内部矛盾不断。
先是912师师长杨茂良与彭家声的支持者发生暴力冲突;
后来在1993年5月,彭家声被迫退出果敢地区,直到八个月后才反攻成功。
并且彭家声任人唯亲的政治组织形式,更加深了军队的混乱。
在凤凰卫视的纪录片《唐人街》果敢之行中,当记者对举行311纪念日阅兵活动的士兵进行采访时,问士兵:
“当官的给你们讲为什么打仗?”
一位年轻士兵回应道:
“为彭家打仗。”
这也反映出的是果敢同盟军在内部组织上思想信念的不足,同盟军内部很难形成强烈的凝聚力。
(果敢同盟军)


在这样的情况下,个人主义容易在同盟军内部滋生,一旦因为利益分配不均而影响个人利益,同盟军高层就会发生分裂。
同盟军内部的分裂,导致了在每一次果敢地区领导层发生冲突时,缅军都几乎有所动作。
正是由于这些内讧,使得缅军有机会插手果敢事务,而加速了同盟军的瓦解,占领原同盟军所辖的大片区域。
因此,内部不和谐一直是果敢军的顽疾。
这一问题一直延续到2008年,缅甸新《宪法》颁布之时。
当时,缅甸军政府为收归权力,提出将地方武装组织改编成缅甸边防军,接受政府监管。
在收编过程中,政府军与多家少数民族地方武装组织发生火力冲突。
2009年8月8日,缅甸政府军以搜查毒品为由,强行搜查果敢老街的一家军械修理厂。
最终,军事冲突造成数十人伤亡。
同年同月,缅甸政府宣布完全占领果敢首府老街。
为进一步剿灭、收编果敢同盟军,缅甸政府军全力封锁果敢的财力物力。
(战斗时的场景)
与此同时,其余缅北少数民族的武装组织也是隔山观虎斗,并未参与同政府军的对抗。
最终,果敢军一败涂地,被缅甸政府收编。
相较之下,紧邻着果敢的佤邦则是一直安然无恙,缅甸政府军也未曾真的对其动过手。这是为何呢?



佤邦安然无恙,背后有何玄机?
相较于果敢和缅甸其他地区,佤邦华人更多——这一点,冥冥之中就已经决定了佤邦的特殊。
佤邦的华人来自中国不同的省份,讲不同的方言,吃的、住的也有不同。
在佤邦,他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也仍然会表现出这样的不同,但无论多么不同,它们所属的都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其源流。
(佤邦华人众多)


正如许多学者总结的那样,海外华人总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
最初,华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到海外谋生,赚到了足够的钱,就回到自己的祖籍地,衣锦还乡,落叶归根。
在20世纪50年代,佤邦的华人基本上是第一、二代移民,大多在缅甸居留的时间比较短。
初到异国他乡,华人们抱团取暖,互帮互助,聚居在一起,形成一种相对封闭的聚居地。

再加上当地殖民者们实行有意的“分而治之”的政策,华人们对中华文化保持比较高的认同:
他们会过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同时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使用中国汉字。
佤邦当地华人文化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很重视华文教育,经济实力较强的华人华商会出资建立华文学校。
华文学校在佤邦被当成三大支柱之一,无论从财力上还是精神上华人们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这也难怪有人表示:
“如今,缅甸华文教育情况可以概括为:上缅甸比下缅甸办得好。”
其中的“上缅甸”,指的正是佤邦。
彼时,我国和缅甸的关系相当特殊,面对华人集聚的佤邦,缅甸政府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



佤邦华人团结一心,精神力量远胜果敢
在海外华人众多组织中,宗亲组织相当重要。
在早期,很多身处海外的中国移民们为了使自己快速在陌生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纷纷成立了宗亲组织,便于相互之间互帮互助。

比如1951年的佤邦,就存有近80个姓的宗族团体。
佤邦华人建立的社团“枝繁叶茂”,这说明当地华侨的宗族观念和乡土观念特别强。
华人华侨们用自己的方式在佤邦建设自己熟悉的、带有中华文化色彩的家园,无论这些华人祖籍是哪里,都因为源于中华民族而存在一种难以割舍的联系。
这就铸造了一个团结而牢不可破的佤邦,缅甸军政府自然不敢随意动武。
中华民族是华人的根,佤邦华人拥有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
一位新加坡学者认为佤邦华人的民族性的体现在:
“华人作为一种外来移民,他们每天都需要为明天的生活考虑,这种不安全感仿佛是天生的,也可以这样说,华人都是一种未来型的人,他们善于未雨绸缪,为未来做准备。”
“而本土的原住民往往与之相反……今朝有酒今朝醉,他们往往满足于现在的状态。”
也就是说华人移民们大多有忧患意识、勤劳勇敢且富于竞争,为自己和家人的未来做进一步的打算。
(佤邦将领)


正是这种深藏于骨子里的特性,让佤邦华人分外团结。
随着我国实力的发展,海外华人华侨热情高涨,甚至还组织华侨观光团回国观光,访问沈阳、上海、北京等大城市。
这一系列的举动,就是为了加强华人华侨间的团结,让他们热爱伟大的祖国,进而团结整个佤邦。
相较之下,果敢不仅内部分裂,缅甸政府也有意地在挑起矛盾。
1982年,缅甸军政府出台的《缅甸公民法》实行了六种身份证制度。
身份证不仅是国家公民信息识别的重要凭证,更是个人对于国家认同的一种象征。
但在缅北地区,果敢人的身份证分外难办,佤邦等其他地区则是容易得多。
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表示:
“我的身份证就是三折卡,果敢人大多数都是这种。现在办理粉色卡条件苛刻,还要交办卡的钱,一般人根本不能办理。所以我认为我不是缅甸人。”
“三折卡”就是果敢居民身份证,它不能证明国籍,使用起来限制也多。
(果敢被缅甸政府军占领)


一个果敢青年说:
“缅甸政府在办理果敢人身份证的问题上是有意为难果敢人民。资料不齐全一律不给办合法公民身份证;他们明知道果敢人民老一辈是很少持有缅甸公民身份证的。”
同时,办理身份证需要找翻译,移民局添加名字和打通关系都需要钱,1000人民币都是比较低的,对很多以农业为生的果敢人来说太贵了。
如此限制,并没有在佤邦人身上出现。
与此同时,佤邦人也并不排斥缅甸,也在积极吸纳缅甸的优秀文化,深得缅甸政府的好评。



中缅之间左右逢源,佤邦如鱼得水
华人移居佤邦,经过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磨合,在当地繁衍生息。
在这样一个漫长过程中,不少华人也已经逐渐适应缅甸人的生活模式,融入缅甸主流社会。
在衣食住行上,讲缅甸语言,吃缅甸主流食物咖喱菜、穿缅甸人的纱笼。
其实,中缅一直以来就有“胞波友谊”。
(中缅情谊深厚)


也许正是由于有着这样特殊的情谊,缅甸政府对待佤邦华人相对宽松一些。
在近几十年,佤邦华人了解缅甸国情,既懂汉语又懂缅甸语,在两国贸易交流中起了重要作用。
吴欧德马是缅甸著名的爱国大法师,他曾在仰光的演说中这样说:
“华侨是我们的兄弟,所以只有缅中两国人民团结起来才可以取得反侵略的胜利。”
在缅甸进行反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这样一个进程中,华人华侨一直同缅甸人民站在一边,与缅甸人民肩并肩一起战斗,同甘共苦,这无疑就是中缅两国人民友谊的见证。

结语
其实,缅甸北部的问题相当复杂,上述的分析也只能大致概括果敢、佤邦各异的遭遇。

1989年成立的由鲍有祥所领导的佤邦联军,在文化、经济、历史等各方面都同果敢同盟军有着相似的历史。
他们有同样的血缘、历史、文化身份。
但佤邦凭借着独到的手段,实现了稳固的统治。
这种稳固不仅提供了一种和平的环境,促使佤邦经济得以发展,还使其有底气多次拒绝缅甸政府的强制整编。
而缅政府军敢于对果敢同盟军出手,主要在于缅军抓住了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内部的分歧,借机出手瓦解同盟军武装。
对于缅甸来说,国家内部的统一与和平是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幸福的基础,缅北冲突得以解决,国家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无论如何,和平才是缅甸人心中最大的诉求。

参考资料:
果敢新闻在线网.
Toyota, Mika,Contested Chinese identities among ethnic minorities in the C hina,Burma and Thai borderlands.
《果敢志》图片扫描版掸邦果敢自治区主席白所成序言.
王子瑜.武装林立之国.唯我独尊的大缅族主义导致内战无可避免.
关于缅北地区的讨论.
王赓武.东南亚华人——王赓武教授论文选集.
方雄普.有关缅甸华侨华人族群的几个问题.
王士录.缅甸的“果敢族”:族称、来历、状况及跨国互动.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

电话

喵酱客服:13124888978

下单

微信小程序

抖音小程序

关注

抖音号1

抖音号2

APP

顶部

精拍沪牌
公司沪牌
车务代办
拍牌知识
喵酱同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