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主题
查看: 76600|回复: 3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你是怎么理解这个仪式感?

[复制链接]

15

主题

107

回帖

257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57
发表于 2023-7-12 07:09: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入伏了,有什么仪式感吗?头伏为何有(吃饺子)呢?二伏要吃面呢?这里面有什么说道吗?
初伏,按中国的日历法来说,这是真正暑天的开始。伏天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其中初伏和末伏均固定为10天,中伏有的年份10天,有的年份20天。伏期开始称入伏或交伏,伏期结束称出伏。中伏天数为何有的10天,有的20天呢?

这得从伏天的计算来历讲起,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从初伏到中伏的时间为10天,末伏也是10天。但是,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这样,就出现了中伏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的问题。

大家知道,三伏天是一年内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季节,伏天会持续展现“热力”。百姓常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而三伏中的“伏”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二是指天气太热,少走动,宜伏不宜动,其气候特点是“高温、高湿”。

进入头伏后,类似桑拿天的天气是频繁出现,酷暑难耐,人们的心情就会很烦躁,各种健康问题接踵而来,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伏天人们容易出很多汗,而饺子最大的优点就是既是主食,又兼副食,既有荤菜,又有素菜,所以更能补充营养。因而,也就形成了头伏吃饺子的传统习俗。
元宝藏福
头伏饺子大有讲究,也是一种体验节气的仪式感,饺子形似元宝,“伏”与“福”同音,因此头伏饺子有(“元宝藏福”)的说法。

二伏日吃面,这一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第一个起源是庆祝夏粮丰收,而吃面条,吃饺子有尝新的意思。夏粮主要是小麦,收割完毕,农活也不多,在北方正是“歇伏”阶段。在中伏期间由于高温,人体新陈代谢加速,身体大量出汗,所以要及时补充能量,就用新收的小麦来制作面条吃。这样不仅尝新了,还庆祝了小麦的丰收,新收的麦子营养丰富,吃起来使人更有饱腹感幸福感。

第二个来源是(“辟恶”)之说。《魏氏春秋》上说,何晏在“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为什么在热天里吃热面?不怕热吗?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道出了原因:“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
大家知道,古代先祖认为,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高温天吃后出一身汗来,把体内垃圾物质和病毒发出来,达到驱病的效果。所以说,六月食汤饼是有科学道理的。
当然,伏天除了喝热汤面,还可以吃过水面,吃冷面。将煮好的面条用凉水过出,拌上各种开胃的配菜和调料,不仅刺激食欲,而且“败心火”。

为什么要在末伏吃烙饼呢?这是因为头伏和二伏的天气很热,高温天气,营养流失极为严重,需要大补元气,恢复体力。可是,在物质生活极为贫乏的年代吗,哪里吃得起(灵芝、人参)这样的仙草,只能找点自己能生产的好东西了。而鸡蛋算是老百姓最能消费起的营养品了。因此“三伏烙饼摊鸡蛋”,一方面是补充营养,另一方面则是送走伏天,祝愿苦夏度过的一种仪式感。

24节气,伏天的“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是个非常有文化内涵的体验方式。入伏了,你是用什么方式来体验这个仪式感的?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14

主题

133

回帖

309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09
发表于 2023-7-12 08: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

8

主题

130

回帖

28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84
发表于 2023-7-12 10: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赞][赞][赞]

10

主题

139

回帖

30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04
发表于 2023-7-12 14: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

电话

喵酱客服:13124888978

下单

微信小程序

抖音小程序

关注

抖音号1

抖音号2

APP

顶部

精拍沪牌
公司沪牌
车务代办
拍牌知识
喵酱同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