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转眼高一就要结束了,回首这一年高中学习,作为家长很后悔当初填报志愿的时候只考虑离家远近,升学率等问题,忽略了分班的问题。在填报志愿前做了很多功课,也很早就加了这个目标高中的学长群,了解到高一分班学校会根据中考成绩分,分为实验班和平行班两种,实验班又分理科,文科,小语种等,实验班比平行班多。分好班后,前一年还是前两年会根据月考,期中期末考成绩进行筛选。学长说,过去一直是连续两次考试成绩都在全年级的70%以后,就会被分流到平行班去。当时觉得连续两次70%的概率较低,如果真的连续两次的话也可能的确不适应实验班的节奏,谁会往坏处想呢,很自然地,在报志愿的时候忽略了这个重要的问题,也没有想过万一发生这样的事情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
非常顺利地中考就考到了这个学校,也分到了心仪的班级。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届的要求是一个学期累计两次考试语数英三门主课的成绩总分排名在70%以后就被要求分流到平行班去。事前没有白纸黑字的规定,没有老师强调过这些要求。但是在实行的时候,老师说家长会都说过了。当然,调班的时候也是口头通知,没有文件。
你们肯定猜到了,非常不稳定发挥的娃,时而考前30%,时而就考了71%,72%,在累计两次后被无情地通知要调班,调到哪个班也没有选择权,一切听从老师的安排。
孩子刚刚和班级的新同学有所熟悉,就被换到了又一个全新班级,而且是大家都知道你是因为考的不好才被踢出了实验班。这对孩子自信心的打击有多大?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最强最脆弱的时候要经历这样的打击,作为家长我很不理解。学校培养孩子是只看语数外三门成绩好坏的吗?是只看语数外的成绩给孩子打标签进行分层教育的吗?这跟我们一直提倡的素质教育,甚至是中考改革方向是一致的吗?如果是一致的,中考为什么还要推出名额分配到校呢,直接按照全市所有考生的分数高低来录取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会有孩子600多分就进了复附呢?
我觉得你可以选拔优秀的孩子去成立一个新的班级,每天抽出时间给他们加餐,但是把所谓的差生踢出原来的班级,这个做法让人难以接受。能考进这个同八大级别的学校的娃能差到哪里去?
但是作为一个在校生,我们又能做什么呢?只能默默地鼓励和陪伴孩子经历人生这样大的磨难。期待孩子内心强大一点。
对了,这个学校也不是光淘汰差生,在平行班的学霸也有机会进实验班。那是真学霸,当初分班的时候被分到平行班也是典型的沧海遗珠。为啥这么说?因为要连续两次语数外三门总分在年级前10%才能进实验班。请注意,差生被踢出是累计两次落后70%,而学霸要进好班是连续两次在10%以内才可以。累计和连续区别是非常大的,能连续两次考年级前10%的那得是手多稳的学霸啊。所以最后的结果是,流进实验班的学霸远少于流出实验班的学渣。这样,实验班每班60多个人终于可以降到50多个人了,而平行班从20多个可以增加到30多个40个了。我很佩服学校,非常有一套。只是这样的模式有没有考虑过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呢?对孩子来讲,这可能是他人生重要的一个转折。
所以,如果孩子自尊心特别强,或者比较脆弱的家长,一定要慎重择校,提前做好功课。当然,学校的政策也会随时变化,比如我们以前就进连续两次70%后变成如今累计两次70%后。所以,要了解学校有没有这样的流动情况,如果有,可以考虑清楚再去,如果早点能心理建设好也比去了才知道要好。祝2023届娃好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