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向上少年
编辑|S
随着清宫剧的逐渐火热,康熙在位时间内的前朝和后宫的诸多事情,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影视创作者们中意的话题和选材。
《康熙王朝》这部剧就是其中比较优秀的一部。
剧中有位出身低微,却成为了康熙在世时唯一亲封的固伦公主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固伦”来源于满语,意为天下和尊贵,一般来说,只有皇后生下的女儿才能被在位的帝王册封赏赐这样尊贵的称号。
看过这部电视剧的观众们都知道,剧中的这位公主是出身低微,只是嫔妃所出,按理说不应该受此殊荣?那么是编剧乱改,还是真的有这个公主?
务农老汉发现古墓
1972年,在内蒙古的赤峰市,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农民,在自家的地里面干活时,忽然伴着“轰隆隆”的一声巨响,不太远的山上掉下一块石头。
老汉怕自己在周边刚下的小菜苗遭殃,便赶忙跑了过去。
幸好,小菜苗们都安然无恙,老汉又揣着一颗好奇的心往前走了一截路,距离那块落石更近了。
突然,老汉踩到了一块异常松软的土地,小心端详一下,落石周围有裂缝,再往前走上两步,看到一个碗口大的洞。
再上前一步,洞口居然有些坍塌的势头,老汉立刻停了脚步,顺手摸了块石头丢下去,半晌才发出了空荡的回音。
由于周边地区有相继发现并发掘出古墓的案例,再加上自己多年务农的经验,老农民更加肯定这块土地不是普通的农垦地,很可能下面有一个墓葬。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老农民赶紧回家找了绳子把这块洞口四周的土地围了起来,还在石头旁边插了一根断了的树枝作为标记。
做完这些事后,老汉赶忙骑车去派出所报了案。
派出所值班的民警们得知之后,都觉得很惊奇,也很激动,所以他们立刻向上级公安部门报告了这件事情,同时派出人手去当地保护现场。
听说有农垦地区有发现疑似古墓的石头洞口,当地的文物管理部门当即就组织了一队考古专家赶到现场。专家在周边看了一圈之后发现还有好几个石墓。
这一发现让专家们更加确定下面是个王公贵族的墓了,不然周边也不会有这么多的陪葬者的坟头。
再回到那个碗口大的洞口时,专家组一致猜想,墓葬很可能已经被盗过了,这个 洞口大概率是盗墓贼留下的气口之一,甚至可能是出入的盗洞。
开采古墓刻不容缓。
棺椁刻字
经过一周日以继夜的发掘和清理,祭祀台、棺椁和陵园都相继呈现在世人的面前。整个陵园南北陈设,占地近5000平方米,但是陵园里面却没有任何陪葬物。
专家们仔细考察了数天之后,终于将建筑物的设计图复原了出来,陵园东边有几间给守陵人准备的屋子,西侧的也有三间用来摆放和收纳祭祀用品的杂物房。
在两侧偏房的正中间的前方,有一个破损不堪的碑文,或许是年久失修,也或许是多年的风吹日晒,碑上的文字已经无法辨识了。
众人只好再次在古墓里面寻找能够辨认出墓葬主人身份的物件或者文字。
通过大家的不断探寻,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些碑亭,却都还是大半破损的,经过数天的辨认和拼合,专家们终于根据碑上的文字找到了祭祀台和主墓室。
主墓室四周被长石条保护得严丝合缝,学者们小心翼翼地开启了主墓室,一个刻字的棺椁赫然出现在眼前。
棺椁上用楷书写着几个大字,固伦荣宪公主,旁边有一竖排小字,大清圣祖仁皇帝之次女也。
经过十多天的努力,终于确认了墓葬主人的谁,这一突破让专家组的成员们都异常激动。
可是,既然是康熙皇帝亲自加封的固伦公主,为何陵园里面没有陪葬物呢?难道是被盗墓贼都偷走了?
带着激动而疑惑的心情,考古专家们打开了固伦公主的棺椁,刹那间,大家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惊到了。
一具完整,身高约155厘米,身体没有丝毫腐败迹象的女子地躺在棺中,面容安详美好。
可能是由于年龄的原因,肌肤有些许松弛,但仍然是白里透着红润,一头乌黑的长发也没有被空气氧化。
头顶上的凤冠镶嵌着各色宝石和夜明珠,周边的部分还细雕有祥云等花纹,十分精巧,仿佛是在彰显着天朝大国的匠人们那巧夺天工的手艺。
雪白细长的脖颈上挂有代表着固伦公主身份的朝珠,仔细数完共108颗,每一颗珠子都异常圆润和饱满,108颗朝珠的中间拥簇着一个实金的佛头。
其主人身份的高贵和家底的殷实,如同那阳光洒下时反射出的金光般,让人无法忽视。
更让人震惊的是女子身上的龙袍样式的吉服,金丝秀成的龙袍上缝缀着无数的珍珠,上面绣着各类花鸟,更有九条金龙盘卧在公主的身上,栩栩如生。
二百多年过去了,龙袍依然耀眼夺目,精致无二。
公主四周围有无数的珠宝和佛器,在太阳的照耀下显得愈发璀璨。
虽然不是长女,但是陪葬品却如此丰厚,那她生前必然是得到了泼天的恩宠和爱戴,或许康熙皇帝把所有对子女的爱都给了次女吧。
揭秘往事令人感叹
是的,这个古墓的主人——固伦荣宪公主正是电视剧《康熙大帝》里面的固伦公主的原型。
康熙皇帝8岁登基,擒拿鳌拜,14岁亲政。固伦荣宪公主并不是康熙的第一个女儿。
康熙在为第七年时得长女,在位第十年时得次女,可惜两个公主都早夭。
或许为了避免公主的份位空失,也或许是希望自己还能有女儿的降世,康熙皇帝思虑甚久之后,决定将弟弟的女儿接到自己的宫中,作为养女,并且封其为固伦纯禧公主。
后来在康熙安稳成年的女儿中排行老大。
或许是真的感召了上天,在康熙收养纯禧不久之后,得君盛宠的容妃娘娘就生下了康熙的第四个女儿。
虽然是排行第二,但是非常得父皇康熙的喜欢。
或许是自己长成的第一个亲生的女儿,亦或是容妃深得自己的喜爱,加之皇后没有留下女儿就早逝了,康熙把嫡长女的恩宠毫无保留地给了荣宪公主。
荣宪也是不负父皇的恩宠和母亲荣妃的精心教导。虽然贵为公主,但是对待宫中的奴婢和仆人都很温和礼让,也从不与兄弟姐妹们刻意争夺父皇的皇祖母的疼爱,对其他各宫的妃嫔也都遵从着晚辈的礼节。
可能是荣宪公主太过于温和善良,或者她的大方知礼,康熙对自己的这个女儿格外珍惜。荣宪公主刚刚满十三岁时,康熙就册封她为和硕荣宪公主了,每到年节时候,封赏和各宫的礼品流水似的进入荣宪公主的寝宫。
可能是觉得自己作为天家的女儿就应该为国家做出贡献,荣宪公主在适龄之时,主动请旨去往蒙古和亲。
自己的心头肉要离开自己,康熙皇帝自然十分不舍得,虽然是天下之主,但他也不能事事顺心如意。
毕竟与各族交好才能稳固四方势力,结为姻亲也是与蒙古多年打交道得出的最为稳妥的法子,蒙古的亲王迎娶皇帝的女儿作为王妃自然会更努力地为大清朝廷效力。
于是康熙三十年,和硕荣宪公主晋升为固伦荣宪公主,嫁往蒙古。固伦是满语中国家和天下的意思,专门用来作为皇帝嫡出女儿的称号。
显而易见,康熙皇帝最自己的这个知书达理、典雅大方的女儿深怀愧疚和疼爱。出嫁之日,固伦荣宪公主带上了父皇亲自赐下的金丝龙袍,一步一回头,恋恋不舍地走向了蒙古草原。
其实,蒙满联姻早就有历史了,并非固伦荣宪公主首创。她的夫婿,蒙古巴林部首领——乌尔衮的身上也流着满族的血液。
满清的前身是女真族,在入关前,与蒙古族土地接壤。
当时为了出关大业,努尔哈赤决心联合蒙古,便有了不成文的规定,蒙古的贵女定要嫁入爱新觉罗家,而公主也要下嫁蒙古。
康熙自己的祖母,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孝庄皇太后,就是蒙古族科尔沁部落博尔济吉特氏送入满清皇室的贵女。
乌尔衮自身也很优秀,是巴林部乃至草原都是了名的勇士,骁勇善战,备受草原人民的爱戴,因此康熙对这个女婿人选十分满意。
固伦公主很快就适应了草原的生活,连带着之前在禁宫深处憋闷已久的自由天性也得到了释放。
虽然身在蒙古,但是固伦公主经常会站在草原眺望紫禁城的方向。
固伦公主没有因为远嫁条件恶劣的草原而抱怨康熙皇帝,相反,她时常牵挂着自己的父亲。
可能是受到妻子的感染,乌尔衮与康熙皇帝的翁婿关系十分要好。巴林部也是草原各族群中最支持满清皇室的部落。
后来为了缓解对女儿的思念,也或是想知道女儿到底过的好不好,康熙在一生中曾四次借着巡查和慰问的原由前往草原探望女儿。
许是不愿意辜负父亲给的这份殊荣,固伦荣宪公主在蒙古,也积极地发挥着作为天家儿女的价值。
乌尔衮在外替康熙征战其他部落时,荣宪公主便全权管理巴林部。固伦荣宪公主虽然是女儿身,但品行刚毅果断,做起事来雷厉风行。整个部落皆无造次之人。
乌尔衮在一次征战中重伤,不幸死在了军营中,不过一年,康帝也在北京的行宫中离世。
雍正六年,固伦荣宪公主也带着这一生的荣耀与回忆去世了。雍正皇帝下令厚葬自己的这位皇姐,还特意下旨让她身穿先帝钦赐的龙袍葬入秘制的棺椁之中,隔绝了空气,这也是荣宪公主被出土时还能完整地保有容貌的原因。
结语
每一件物件都有着一段属于自己的历史,可能会因为某个原因伴随主人长眠于地下,但当它们重见天日时,那些尘封的历史故事,或是一段儿女间的小事,或是一段家国天下的大事,都会想像影片一样展现在人们面前。
历史亘古流动、滚滚向前,说不定在某个偶然的时刻,那尘封的往事,又再一次悄然地映入世人的眼帘。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